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来源,禁止任何形式商用。
网盘 管理
【老潘网志】建站20年: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备课笔记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国内角度

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与此同时,在新科技革命强力推动下,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出现一些新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涉及国家政策(全面干预或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福利国家)、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兴起)、社会结构(中间阶层)和增长模式(知识新经济)等。这些新变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尤为引人注目。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

推动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包括对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反省、罗斯福新政的启示、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的指导、人民群众的不懈斗争和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等。这些新变化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还能进行自我调节。但是,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调节功能最终是有限的。

1.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强大动力之一。

20世纪现代科学理论的突破和二战后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概念。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和控制技术的革命。

(2)背景。理论准备,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包括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问世等。社会条件,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和反思。经济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保障,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和平环境。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3)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智能化,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经济”兴起,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现象。推动全球生活领域全面变革,改变人类文化生活,网络信息交流加快,人类视野扩大。它还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

20世纪中叶以后,在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本质上说,它是以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并扩展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主题……衍生出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诸多矛盾,矛盾的对立双方,既彼此相通,又相互对立,难以完全协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选必二)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二战后,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技术迅速发展,层出不穷,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科技进步具有革命性意义,除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外,深刻改变人们的劳作方式和文化生活,劳作方式从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促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网络通信、移动通信、新媒体、电子商务、现代交通等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既有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负面影响。

2.国家的宏观调控:又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因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存在,刺激资本主义对自己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最矛盾的是,世界经济大恐慌的年代,苏联竟然完全免疫。这种现象,促使西方社会放弃了对传统派自由市场正宗学说的信仰。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含义:国家宏观调控是指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调节与控制,是一个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即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时期,拥有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力量。

资本主义国家调控新政策的指导思想主要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调整。新自由主义是面对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混合经济。

【资料】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初提出,大危机爆发后美国罗斯福新政大规模运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德国19世纪末实行铁路国有化等政策与其不谋而合。

(2)表现:

①强化国家干预(二战后至70年代初)。一是加大政府对公共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积极兴办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适应新科技革命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如航天、交通运输、通信、邮电等社会服务公共工程。英国、法国都曾不同程度推行国有化。二是指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以日本、法国为代表,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三是扩大政府开支,通过政府直接采购、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财政政策(经济杠杆)调节社会生产。其中美国比重最高,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二战后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经济的大力干预,防止陷入自由放任导致的混乱状况,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持续20年的“黄金时期”。

1946年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调节就业和失业;削减军费支出和国家投资基本建设。二战后,英国通过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等8个部门收归国有。戴高乐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强有力干预与管理,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等6个基础部门,并为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四年的生产指标。1955年,日本出台第一个长期发展经济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从1951年到1971年,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经济奇迹”。

在德国学者看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孙炳辉等《德国史纲》

②适当减少国家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70年代初,经济“滞胀”暴露凯恩斯主义的局限,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再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出现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国有与私有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有代表性的是里根经济学和供应学派。里根经济学的主要经济措施有:削减开支,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通货紧缩,控制货币供应量以降低通货膨胀;通过减税等创造就业,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投资。供应学派强调供应抑制通货膨胀,即减税和减少社会福利开支。

(3)评价: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富裕与贫困并存的两极社会。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3.“福利国家”:即社会保障制度

(1)概念和含义:“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原因和目的:原因在于,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贫困引发社会危机。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内容和特征:其内容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政策种类包括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等。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经历了从单纯救济到立法和制度保证的发展过程,二战后兴起,60、70年代成熟,1973年危机后继续发展,80年代后缩小规模。其特征表现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作用和评价:

①积极作用。为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促进社会平等,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危机。

②弊端。造成政府开支过大,引发道德危机,降低工作积极性,穷人的心理仍然存在不平衡。

③实质:其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本质上没有触动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性质。启示意义在于,福利制度要在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

【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选必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在近代城市、市镇等自治机制的基础上,二战后西方各国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社区自治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在政府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服务,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政府决策,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得到发展,其中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二战后,英国等西方各国基本上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苏联和中国也先后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4.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第三产业、中间阶层和“新经济”

(1)第三产业兴起: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加进步,公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服务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农业时代的农业,工业时代的制造业,信息时代的服务业)

②含义: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而言的,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也包括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其涵盖范围还在继续扩大。

③作用: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拉动内需,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中间阶层兴起: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①概念: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的一个概念。自1940年代起,几个主要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中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的中间阶层,也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层”。

②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盛行,导致“中间阶层”人数增加,社会发展趋于稳定,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等现象。

(3)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新的增长模式,又称第四产业

①原因: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②含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又称“知识经济”,三个要素: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③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淡化;促进经济一体化。实质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因此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自我调整。

【资料】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人民资本主义: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和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使小额股票广泛的分散在社会各阶层手中。资产阶级学者把工人持有少量股票的现象,粉饰为“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二战后,因为企业规模扩大,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对企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经营,提高管理能力,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中间阶层”(“中产阶级”)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1量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增长,是美国自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扩张,也是美国进入新经济的标志。

——杨芳《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5.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运动

(1)概念:社会运动是指大范围的社会变革行动。往往有其特定的使命感,有相应的宣言、信条和口号等,会造成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实际上是在部分人的激发下扩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变革行为。其原因在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痼疾难以消除,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2)表现:

①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然广泛存在。为了争取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为非法。

②妇女运动。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妇女歧视,二战后妇女参加工作日渐增多。为了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各国掀起妇女运动(帕克斯被誉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在其推动下,大多数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些国家还建立起妇女维权机构。

③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反战运动,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选必一)西方(现代)文官制度: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西方文官制度延续至今,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在文官选用、职责、晋升和退休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率先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和文官等级、晋升制度;西方文官制度具有以下共同特点: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严格保持政治中立,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常任、退休和晋升制度等;文官制度对西方政治产生深刻影响,规范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但是也存在着滋生官僚习气、僵化、财政负担加重、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消极现象。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国际角度,协调新体系(结合选必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和贸易体制遭受巨大破坏,原有规则很难维持战后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二战结束后,在资本主义各国宏观调控国内经济的同时,也加强了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经济体系。

这个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是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大支柱、两大体系和一个霸主。三大支柱(又称“三驾马车”)指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两大体系指的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一个霸主指的就是美国。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货币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贸易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1.形成的背景

①大危机和二战的启示:自由放任下的无序竞争,各国以邻为壑、贸易壁垒,导致大危机蔓延、深化,甚至出现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痛定思痛,必须摒弃霸权和闭关锁国,加强世界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走合作发展的道路(怀特计划)。

②西方各国实力的变化: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英镑中心地位瓦解;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企图主导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助力其全球战略。

③布雷顿森林会议:即1944年7月召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等问题。

【资料】当时二战尚未结束,但反法西斯战争已胜利在望,作为战时同盟国,中苏两国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是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两个附议,即《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两个协定,先后建立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战结束后,战时同盟破裂,中苏两国被排斥于体系之外,直至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才先后恢复。

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

2.形成的标志

(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1947年开始运行,至今仍是联合国的常设机构之一。其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任务是稳定汇率,国际合作,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WBG):1945年成立,1946年开始营业,至今仍是联合国的常设机构之一。其宗旨初期致力于欧洲复兴,后来升级为全球发展援助,长期贷款。

【资料】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总部都设在华盛顿,都在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前者首要任务是保持国际汇率稳定和收支平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前者提供短期贷款,以解决成员国在国际收支中的暂时困难,后者提供长期贷款,协助成员国经济恢复与发展。

③特点:加权投票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④作用:结束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了战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长、短期贷款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保障。但这种制度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增强了其称霸的实力。

【资料】“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美国随时向各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通过各国货币黄金量的比例,确定与美元的汇率;各国对美元的汇率相对固定,保持在1%的幅度内波动。

“加权投票制度”。会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每个成员国有基本投票权250票,另每增加相当于10万美元的配额,便增加1票。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

【资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元再也难以维持其和黄金的特殊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无法维持黄金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1968年和1971年,美国政府先后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和放弃“金本位制”,不再按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银行或中央政府之间仍按官价结算。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倒塌其中之一(双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1973年3月,因为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方各国经过磋商,最终达成协议,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固定汇率制度)倒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协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贸易体系

①建立原因:除了货币和金融外,还需要进行贸易协调与合作,才能更好发展;在美国推动下,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及其附件,1947年成立,1948年1月1日实施,总部设在日内瓦。

②建立发展:1947年建立(中国是会员国);1995年发展为世贸组织(WTO,中国2001年加入)。

③主要宗旨: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实施互惠,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④历史作用: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协定,并非正式组织,但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是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规则程序、建立缔约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体制,客观上为世界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发达国家倾销商品、经济扩张的工具。

3.发展与变化:

①初期作用:促进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协调发展;同时也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

②70年代后:美国经济实力变化,世界经济体系出现调整,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世界经济向真正规范、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选必一)(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30年代的大危机前导致近代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各国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在其主导下,1944年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体系实行“双挂钩一固定”原则,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中汇率保持相对固定;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1945年分别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两大金融组织,前者旨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主要负责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后者旨在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主要负责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国际金融,促进国际贸易,同时也为美国推行霸权提供条件,成立之初带有明显的冷战色彩;20世纪70年代,因为美国实力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欧元、日元和人民币影响上升,但美元依然是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的中心货币,两大国际金融组织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选必三)现代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世界贸易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二战后的冷战格局阻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二战后签署的《关贸总协定》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加上冷战结束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贸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以服饰文化、文化产品为代表的商品文化交流,文化产业日益发展并融入国际化市场。

◁ 上一篇:潘传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备课笔记
▷ 下一篇:潘传振:《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