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来源,禁止任何形式商用。
网盘 管理
【老潘网志】建站20年: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备课笔记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探索、开创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道路的曲折与前途的光明辩证统一。

——单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社会主义》

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资料】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①原因: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凸显,特别是农业方面,粮食短缺,产量低下,生活水平长期低下。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执政,苏共“二十大”,打破对斯大林的迷信和个人崇拜。

②内容:农业改革是重点。经济方面,改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加大农业投入,鼓励垦荒和玉米运动;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企业自主权。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外交方面,中苏关系破裂,美苏争霸局面形成,一度出现古巴导弹危机。

③结果: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农业获得一定发展,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整体、科学的指导思想和配套措施,存在急躁冒进情绪,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

【资料】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表明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①原因: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②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经济上,实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管理;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结果造成经济停滞。政治上,存在严重的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外交方面,与美国军备竞赛,与中国军事冲突,出兵阿富汗。

③结果:对传统体制微调和修修补补,效果有限,超出实力的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资料】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召志愿者,并承诺参与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实质是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①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②内容:先经济后政治。经济方面,以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承认市场调节作用,但是成效甚微。政治上,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外交方面,改善中苏关系和美苏关系。

【资料】经济改革的三个方面。管理手段:指导性计划取代指令性计划;所有制:改变单一公有制,鼓励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经济形式:工农业出现承包、租赁、合资、私人农场等经济模式。

政治改革的方向性错误。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否定苏联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③结果:经济滑坡,生活水平下降,改革困难重重;贸然进行的政治改革,放任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引发思想混乱,民族分离运动兴起;成为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4)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①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外部因素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②启示: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苏联经济改革失败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资料】三次改革的有关评论。①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②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赫鲁晓夫的墓碑黑白相间,象征其人生两面性和徘徊在十字路口。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③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毒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改革的背景: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改革的代表

①南斯拉夫改革。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是东欧国家最早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将权力下放,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②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即1968年布拉格之春。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上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经济上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外交上要求独立制定外交政策。最终苏联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改革。

③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的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波兰改革承认市场作用,实施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改革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增长。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水平一度跃居东欧国家之首。

(3)东欧剧变:东欧各国改革都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80年代后,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加上苏联鼓励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多重影响,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最终导致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建立起来。1956—1976年的20年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并进入新时代。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980—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排名变化。1980—1989年:美日苏中德;1990—1999年:美中日德英;2000—2009年:中美印巴(西)俄;2010—2019:中美印德日。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在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对于如何建设国家政权、推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水平、应付外部势力颠覆、推进自身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苏联并没有给出全面而有说服力的答案。苏联解体引发世界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向担心、怀疑,甚至否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树立起世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因此,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体现。

——唐亚林、郝文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选必二)现代食物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在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食物生产和储备都实现了现代化;20世纪中叶后,欧美各国先后建立起现代农业,后又出现温室种植等设施农业,农业生产实现从机械化到自动化、智能化,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不断突破,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农作物单产及禽畜生产量大幅增长,保证了粮食和农牧产品的供应,兼具集约化、产业化特征的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粮食作物杂交育种;食物储备不断现代化,美国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国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基于新技术革命的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冷冻包装食品等技术不断改进,冷冻食品工业突飞猛进,冷链物流长足发展;食物生产的储备技术的现代化,大大增加食物供给,但是供需之间依然矛盾突出,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国际关注的共同话题。

(选必二)现代人类经济与生活: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包括一战、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变化;一战后,苏俄(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导致30年代大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剧增,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沉重,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意日法西斯两条不同道路;二战后,西方各国借助于新技术革命,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福利政策等,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经济快速增长,50—70年代被称为“黄金时代”,现代科技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无法克服,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面临很多困难;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没有根本突破而最终失败,与此同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不断取得新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战后崛起一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它们把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一些国家实现了高速发展,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充满挑战;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突出;二战后,世界现代国际贸易和金融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1947年关贸总协定基础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更具活力和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有效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极大便利,新世纪交替之际,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兴起和发展;1945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成为维持国际汇率稳定、协调国际收支平衡、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连同关贸总协定,被称为二战后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电子金融和网络金融日益普及,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选必二)(现代)城市化进程:在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二战后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城市社区功能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人们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犯罪率和失业率上升等诸多问题。

(选必二)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20世纪以来,汽车、公路、高铁、航运、航空等现代陆海空交通不断发展;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汽车,此后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高速公路出现,同时高速铁路成为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以日本新干线和中国高速铁路为典型代表;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航海雷达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使用与发展;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机升空,以后飞机材质不断完善,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陆续开通,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飞机快捷时代;现代交通改变人类生活,人流物流时间缩短,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现代交通改变城市面积和布局,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带来大众旅游等新潮流,同时交通拥堵也成为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负担。

(选必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体系成为“福利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基础医学、防疫工作、公共卫生、卫生意识不断发展,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选必三)现代社会移民与多元文化:现代世界的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始于二战后,在全球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日益国际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首先是五六十年代西欧、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美等地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然后是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石油工业吸收了大量非洲劳动力,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新的来源地;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主要从事制造和公共服务业等繁重体力劳动,从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的趋势,尤其是在跨国公司,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知识精英”越来越成为新的移民;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落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诸多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成为难民;20世纪以来,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主要在欧洲,如因为战争迫害的犹太难民,二战后主要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对难民实施人道主义救助日益受到国际关注和重视,50年代后,联合国先后成立难民署,通过《难民地位公约》《难民地位议定书》,建立“世界难民日”(6月20日),这些举措仍难改变难民增加的趋势,难民问题成为国际难题,解决这一问题任重道远;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社会成为普遍现象,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的多元移民文化表现突出,文化认同成为考验美国国家治理的新难题,新加坡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处,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

◁ 上一篇:潘传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备课笔记
▷ 下一篇:未定君:古代游牧民族在大草原上生存,会受到哪些灾害,又是如何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