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提出》备课笔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理论飞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

(1)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邓小平理论:1978—1997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概念】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形成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完整概括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推进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第三阶段,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深入阐发,把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92年中共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作了科学概括,邓小平理论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成熟)。

第四个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后,邓小平理论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做了全面阐述,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共指导思想写进党章,载入我国宪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200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2002年中共十六大,这一思想被写进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中共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

【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2002—2012年。中共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中共十八大,这一思想被写进党章,被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精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概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毛泽东思想】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

◁ 上一篇:潘传振:《伟大的历史转折》备课笔记
▷ 下一篇:周积明:从道德批评到历史认识——宋至清关于三国正统书写者的评论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