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来源,禁止任何形式商用。
网盘 日历 管理
老潘网志-20年: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互动邮箱:admin@lpwz.net 将历史写在今天,把今天写进历史。今天是:
潘传振:《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备课笔记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背景和原因:革命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机统一的结果

(1)必然性:社会主义革命为何在俄国首先发生?

①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的基本条件。

②社会基础:经济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错综复杂,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布尔什维克党成熟,实践中诞生的列宁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概念】列宁主义。又称布尔什维主义,20世纪初形成,俄国革命的理论基础。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从此,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一种政党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1924年列宁逝世后,布尔什维主义改称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的主要主张:帝国主义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2)偶然性:一战成为催化剂,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革命形势的发展,社会危机形成总爆发趋势。

列宁曾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导火线)

2.进程和结果: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急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革命的第一阶段,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工人、士兵和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革命结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形势逆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动措施,拒绝考虑人民渴望的“和平、面包和土地”。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表达革命转化、和平夺权的主张,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结束,和平夺权转为暴力革命。

(3)十月革命:革命的第二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①起义胜利:1917年11月,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革命先后取得从彼得格勒到莫斯科到全国的胜利。(与中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由城市暴动到包围农村)

②政权建立:1917年11月7日,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性质和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意义

(1)性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平等社会制度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普遍性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殊性为革命阶段、革命方式和革命道路等。

①国内意义。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全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影响深远。

②国际意义。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的新时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鼓舞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归纳】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革命阶段,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武装暴力夺取政权。

十月革命的四大意义(四个新起点):人类历史的新起点,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国际共运新起点,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民族解放运动的新起点,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如中国)。俄国历史的新起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现代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前提下,苏联开始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实施

(1)背景和目的:国内战争和国际封锁的特殊背景下实施的政策

①背景:艰苦的国内战争。1918年夏,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联合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与此同时,经济上极度困难,特别是粮食严重短缺。

②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后增加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和特征:“一切为了前线”,在农业、工业、商业流通和分配等方面实施强制措施

①内容: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保证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城市饥荒,但是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工业方面,所有企业国有化。商业贸易方面,取消自由贸易,拒绝市场和货币。分配方面,不劳动者不得食,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度。

②特征:“战时”和“共产主义”的双重特征,背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水平低)。

(3)作用和评价:

①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措施,运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调动有限的物力、财力,集中全国的力量战胜国内外的敌人,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作用巨大。

②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违背了经济规律,引战后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迫于战争形势的需要而提出的应急性措施,虽然这些措施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但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第二阶段更多表现为布尔什维克党试图将战时体制延伸为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直接过渡的主观愿望,而非客观需要。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实施

(1)原因和目的: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②直接原因: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政治危机,甚至兵变。

③目的: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权。

军事共产主义把国内有限的粮食以及其他资源用于战争的需要,拯救了苏维埃共和国,但是长期剥夺农民的产品以及暴力的盛行,造成了农民和穿着军装的农民(士兵)的严重不满,在内战的后期他们纷纷举行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喀琅施塔得水兵的暴动震撼了全国,造成苏维埃政权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

——陆南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2)内容和特征:“新”在何处?

①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将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国外资本以租借制、租让制的形式下放给私人经营,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商业贸易方面,承认市场和货币关系,允许商品流通和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分配制度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实行按劳分配。

②特征(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列宁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

——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

列宁:“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在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3)作用和评价:

①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局势。

②是列宁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和尝试,事实证明是正确有效的,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后来苏联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启示。

③因为苏联领导人变更等原因,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

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3.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体制,1936—1991年存在,是斯大林确立领导地位后逐步形成和巩固的

(1)背景和原因:苏联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其中:国际局势,面临帝国主义的仇视和战争威胁。国内局势,政治上领导人更替,经济上相对落后,特别是工业化水平很低。历史传统,存在沙文主义和封建专制残余,缺乏民主传统。领导人的素质,斯大林个性粗暴,过度强调主观能动性等。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列宁全集》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2)表现和特征:

①经济方面: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发展集体农庄,强调公有制的规模,强调农业为工业服务。1928—1932年和1933—1937年先后执行两个五年计划,逐渐开辟出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到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迅速实现工业化。

②政治方面:表现为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与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甚至出现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将学术问题政治化等。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斯大林体制完全形成。

③特征: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意识形态上高度划一。

(3)作用和评价:

①积极作用:增强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特别是工业强国,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30年代后,苏联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影响)

②消极作用: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挫伤积极性,人民生活困苦;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上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政治上个人专权,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延伸】苏联模式的问题:①单一公有制,平均主义,超越生产力水平,破坏生产力;②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没有积极性,制约经济发展;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困难;④经济粗放,效益低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产品单调,质量低劣,资源浪费;⑤农业集体化,利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⑥积累资金,对农民剥削过重,农业长期停滞落后。

苏联模式的启示:①斯大林背离列宁所开创的正确方向,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没有将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忽视苏联社会发展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上超越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实质上是一种过度集中的专制统治,虽然对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阻碍了苏联现代化的进程。

②斯大林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长期忽视轻工业,过度掠夺农业,虽然实现了短时期内的工业化,但是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人们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后来僵化,长期得不到突破,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上一篇:潘传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备课笔记
下一篇:潘传振:《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