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来源,禁止任何形式商用。
网盘 日历 管理
老潘网志-20年: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互动邮箱:admin@lpwz.net 将历史写在今天,把今天写进历史。今天是:
潘传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备课笔记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30年的停滞与徘徊。……20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现代经济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重大影响。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一战的根源。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各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和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一战的根源。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对世界市场瓜分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冲突不断。具体有四对主要矛盾:①英德矛盾,德国寻求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②法德矛盾,围绕普法战争阿尔萨斯—洛林领土争端和北非殖民地争夺,这是一对欧洲大陆的宿敌和主要矛盾;③德俄矛盾,德国曾经是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贸易摩擦,两国关系恶化;④俄奥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帝国主义的无端插手,使之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资料】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的形成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就是帝国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加强劲的的发展动力,主要得益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和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但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制度创新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却不一致,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利用外资,促进其经济形成跳跃式发展。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就呈现明显的快慢之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到20世纪初,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即1898年的美西战争、1889—1902年的英布战争和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仅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开始,也成为更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序幕。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2)主要原因:20世纪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各国都在寻求同盟者。以德国为核心,纠结奥匈、意组成“三国同盟”(1882年);英国放弃“势力均衡”,与法、俄组成“三国协约”(1904、1907年)。

(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问题复杂,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资料】巴尔干问题。巴尔干地区曾先后处于奥斯曼帝国(15世纪占领巴尔干地区)和奥匈帝国(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于1867年建立的二元制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反对这两个帝国的斗争中,巴尔干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而沙皇俄国以“泛斯拉夫主义”支持塞尔维亚人希望统一塞尔维亚各民族的“大塞尔维亚主义”,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而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独立,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斗不断,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日益升级。1908—1913年,巴尔干地区先后发生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列强直接或间接介入其中,使得巴尔干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帝国主义国家在巴尔干的争夺与巴尔干民族解放斗争的交织,使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最终引发大战。

(4)其他原因:①意识形态方面,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各国统治者对广大民众的蛊惑,如德国“泛日耳曼主义”和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等。②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③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我们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英国的利益是永恒不变的。”

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对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的描述: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的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

2.过程和结果: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战争的进程:三条战线,三个阶段

①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军队—德军;东线:德奥联军—俄军;南线:奥军—俄军、塞尔维亚军队

②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是决定性战场,德法军队于马恩河激战,德军“速决战”破产(施里芬计划),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持久战)。此外,日本对德宣战,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

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西线依然是决定性战场,意大利倒戈。1916年,西线先后进行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主动权逐渐转向协约国;日德兰海战(5月31日—6月1日),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此外,日本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灭亡中国。德奥在东线和南线虽有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资料】①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给德皇发去电文:“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②“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2—12月,历时10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最长消耗战,并无胜负,出现飞机战、毒气战,战争主动权开始逐渐转移到协约国一方。③“索姆河地狱”:1916年6—11月,规模最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30万人,没有胜者,首现坦克。④一战中使用的四大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飞艇、化学武器/毒气弹。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等

战争的进程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方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消耗战,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的动摇与毁坏,这是由于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制度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的时代所导致的。

第三阶段(1917—1918年):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美国参战的原因: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夺取世界霸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国参战: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美国参战及其影响下中国等国的参战,一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3)战争的结果: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由法国专门运来的福煦车厢,当年普法战争结束时的签约地)

3.性质和影响:

(1)性质: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性不能掩盖住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从战争定义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从战争起因看,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从战争进程看,各国为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显示出侵略性质;从战争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2)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实力的较量,同盟国明显不及协约国。经济上,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和人力都占优势(主要原因)。军事上,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对手实力。国内方面,同盟国内部矛盾,奥匈民族独立,帝国解体,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帝制。国际方面,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倒戈,美、日、中等中立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3)影响:三个关键词——毁灭、催生、契机

①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破坏强、高新科技广泛应用。极其残酷的杀戮

②带来深重灾难: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物质和精神损害,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伤痛。4年零3个月,33个国家,15亿以上的人口(世界2/3),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

③促进民族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④改变国际格局:欧洲世界优势地位开始动摇,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战后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建立在瓜分殖民地基础上的和平是不会长久的(20年的休战)。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⑤改变人们观念: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⑥其他影响:促使政府转变职能,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凯恩斯主义)出现,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地位得到提升(英国普选权);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等)。

【资料】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延伸】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日美两国加紧控制中国,成为在中国最活跃的帝国主义势力;一战中爆发并取得胜利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起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分化。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全球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场主要由于欧洲列强的争斗而引发的世界性战争,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并预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二)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曾经发誓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当时全欧洲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相信战争永远结束了。蹂躏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的野兽都已被制伏。我们相信威尔逊的纲领,就好像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纲领似的。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

——茨威格《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一战结束后,围绕如何处置战败国和进行战后国际秩序安排,战胜国分别于1919年、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并缔结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由此建立起战后全球范围内的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简称“凡—华”体系。

【资料】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对于国际秩序的判断,可分为三个层次:从性质上判断秩序的有无,从程度上判断秩序是否稳定,从价值上判断秩序是否公平正义。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主要内容:五大条约,一个焦点话题,一个重点问题,一批独立国家。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会议“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及欧洲新秩序的安排,由此形成凡尔赛体系。在德意志、奥匈、俄罗斯、奥斯曼等四大帝国瓦解的基础上,战胜国分别与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五国签订条约,内容集中于领土遏制、军备控制、战争赔款等方面。其中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是焦点内容。另有关于中国山东问题是讨论的另一个重点。根据巴黎和会的精神,在四大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一批民族独立国家,欧洲、西亚、北非的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郑寅达《德国史》

(2)处置德国:参会的各帝国主义战胜国各怀鬼胎,在对德处置的问题上有激烈的争夺。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意图扩大影响力,策划建立国际联盟,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它反对肢解德国,以抗衡英法和防范苏俄,同时主张给法国确定安全保障,利用法国牵制英国。英国意图维护其殖民帝国和海上优势,保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主张剥夺德国海军和殖民地,但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以掣肘法国和对抗苏俄,同时支持日本与美国争夺,利用美国遏制法国。法国意图重建欧洲大陆霸主形象,为避免德国东山再起,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在割地、赔款、军备和处理殖民地等问题上,采取苛刻态度,一劳永逸地消灭宿敌和对手。还有日本和意大利,日本专注于远东,意在将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进一步在太平洋地区占领殖民地;意大利采取有限的分赃和扩张目标,企图独霸亚得里亚海和涉足巴尔干。

《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包括:①德国及其各同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德国等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限制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军备,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③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及胶州湾,转交给日本。

德国外长西蒙斯: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的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

(3)版图变化: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罗斯等四大帝国不复存在。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确立新的版图,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从德国和俄国分离出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从奥匈帝国分离出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南斯拉夫;爱尔兰脱离英国。土耳其成为单一民族独立国家。沙俄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阿尔萨斯—洛林归还到法国。(必修下第14课插图,选必三第13课插图)

(4)山东问题:德国1897年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随后提出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权益,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5)历史评价: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确立,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维持了战后一定时期的相对和平。特别是承认民族自决的原则,改变了中东和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这一原则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中心地位开始削弱,通过国际会议的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相比军事对抗也是一大进步。但是体系明显的分赃性质,对战败国进行制裁和宰割,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确定武装干涉苏俄的计划,无不体现出“在矛盾中勾结”的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必然导致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在该体系下,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决定了该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和平。

法国元帅福煦:“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列宁:“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延伸】参会各国的计划和目的是否实现?主要操纵国基本实现,中国等弱小国家没能实现。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属德国的殖民地,抑制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15年的开采权和一些原属德国的殖民地,但是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的企图没能实现。日本取得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属德国的殖民地,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重要权益。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在巴黎和会上的企图并未实现,没有参加国际联盟,会后“孤立主义”盛行。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主要内容:三大条约,一个最大赢家,一个最大输家,一个最大的受害者。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划分还有很多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趋激烈,面临着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为了缓和亚太地区的矛盾,建立亚太地区的战后新秩序,在美国的倡导下,1921年11月—1922年2月召开九国华盛顿会议,缔结一系列条约,由此形成华盛顿体系。

会议上签订了三大条约:美英日法《四国条约》,主要是亚太地区问题;美英日法意《五国条约》,主要是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问题;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公约》,主要是中国山东问题。其中,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取得了三大胜利: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争霸亚太地区的障碍;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遏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实现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日本是最大的输家,英国的利益也受到损害。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九国公约》标志着中国又回到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和支配的局面。(会上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规定日本在保留诸多特权的情况下,将德国旧租借地归还中国,终于收回了山东主权)

(2)历史评价:帝国主义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道,构成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其实质是一致的,都属于的帝国主义性质,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新格局。华盛顿体系也只是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矛盾,不可能长久维持和平。美英、英日、美日矛盾依然存在,妥协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趋激烈,特别是日本在不断寻找机会冲破体系束缚,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3.“凡—华”体系的维护与调整:“凡—华”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格局。20世纪20年代,“凡—华”体系经历了一个维护、调整的过程。30年代,“凡—华”体系陷于瓦解和崩溃。

(1)国际联盟:来自于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建议,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巴黎和会后成立,属于“凡—华”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维护该体系的国际组织,存在时间是1920—1946年。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宣称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它开创国际合作新形式,顺应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为后来国际组织提供经验教训。特别是成立之初,在推动国际交往,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国际合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过积极贡献。但是该组织缺乏权威,“全体一致”原则大大限制了其行动能力,失去对侵略行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更是将其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导致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的李顿调查团)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联盟是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提议成立的,但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联;国际联盟成立后事实上被英法控制。二战时,国联名存实亡,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国联于1946年宣告解散。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2)维护和平的尝试:20世纪20年代,在“凡—华”体系背景下,各国有过多次维护和平的尝试,最终都没能成功。其中,苏俄1917年发布《和平法令》,1922年签订《拉巴洛条约》,打破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相处。1925签订《洛迦诺公约》,改善法德关系,维护欧洲稳定,德国重新崛起。1928年签订《非战公约》,力主废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但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选必一)20世纪前后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进入近代史后,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出版,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7世纪,欧洲各国互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建立起近代外交制度。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战后“凡—华”体系下的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的原则,使之难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1928年的《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未得到真正实行。

(3)体系的瓦解: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尔赛体系初步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华盛顿体系初步瓦解。

20世纪30年代初,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着“凡—华”体系初步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凡—华”体系彻底崩溃。

(4)体系的性质和评价

①性质:“凡—华”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及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形成的全新国际关系格局,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按现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

②评价:“凡—华”体系暂时调整和缓和了帝国主义冲突与矛盾,资本主义进入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初步改变了自近代以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国际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但是该体系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具有反动性,是不平等的国际体系,矛盾重重,无法长久维持和平,甚至埋下了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资料】“凡—华”体系的重重矛盾。关于战争的罪责问题,激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强烈复仇心理。他们从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对《凡尔赛条约》充满仇恨。人们怀念帝国,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重振国威”。正是在德国社会各阶层中不断蔓延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持续高涨的复仇主义,形成了纳粹党发展的土壤,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凡尔赛体系的领土安排,引发新的民族矛盾(中欧地区巴尔干化),实际加强了德国地缘政治的潜在战略优势(后来法西斯的局部扩张)。处于自己利益考虑,美国退出欧洲政治并拒绝参加国际联盟,对欧洲采取孤立主义政策,成为30年代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及时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凡—华”体系对苏联的敌对和根本排斥,导致30年代法西斯侵略扩张时的苏德接近,从而失去了东方重要的钳制力量,也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凡—华”体系的矛盾还体现在对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其中美日矛盾愈演愈烈,终不可调和。而国际联盟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一致”的原则导致其最终无法制止战争发生,集体安全有名无实。

上一篇:李乔: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下一篇:潘传振:《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