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中古时期的欧洲》备课笔记

中古时期,又称中世纪(5—15世纪),一般指欧洲历史上的封建时代,在欧美普遍称之为“黑暗时代”,传统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欧洲的封建时代≠其它各国的封建时代)

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王权的加强与专制、城市的兴起与自治、教会的强势与式微。这些新变化既是之前多种历史动因合力的产物,也得益于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交织推进,并对西欧乃至世界进入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磊《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分析》

(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南下,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在罗马帝国生产力、基督教与日耳曼人传统的共同作用下,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资料】约前3千纪左右,古印欧人的西支向西南翻越喀尔巴阡山脉,穿过多瑙河,逐步扩散到西欧、北欧地区,演化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西北一支演化为斯拉夫人,合称“欧洲三大蛮族”,成为现代多数欧洲人的祖先。其中北欧地区的日耳曼人在2世纪进入军事民主制时期,势力不断发展,开始尝试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进入西欧和中欧。日耳曼人的分支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利用罗马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帝国境内,并在476年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西哥特、东哥特、勃艮第等众多王国,西欧统一的政治版图发生重要改变,由此进入封建时代。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得以幸存,保存了古典文化的火种。公元5—9世纪,经历了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辉煌,最终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西欧法、德、意三国的雏形),西欧地区的政治版图初步奠定。

(二)中古时期的西欧文明

中世纪西欧政治格局是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结构,罗马教皇国和基督教会在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存在各自的政权和王国,但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同时积淀上千年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得以保存,日尔曼人原始部族文化也被带入,这对中世纪西欧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形成了混合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人部族文化的中世纪西欧文明。

1.政治方面

(1)中古前期的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中古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欧洲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重要体现。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最初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由于战争频繁,为保证兵源,国王将土地封给大封建主,要求他们按照土地规模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封建主们也大体依照这一模式,把土地封给自己的属下,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授予土地者为封君,接受土地者为封臣。封君和封臣之间互有义务:封君要善待、保护封臣,并且按照规定赏赐封臣(主要是土地);封臣以服兵役等形式效忠封君,与封君同敌共友,对封君命令不能有丝毫违背。实际存在封臣有两个甚至更多封君的现象,当封君之间发生冲突时,封臣的忠诚就会面临考验。从理论上来看,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封臣只有使用权,死后必须归还。但现实中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所以,封土实际上变为可以继承、转让、买卖的私人财产。由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不同地区之间联系薄弱,封建主们陆续从国君那里取得程度不等的特权,成为所得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实际的统治者,握有行政、经济和司法等权力。于是,封建主不仅成为土地的主人,也成为土地上农民的统治者,由此造成了中古初期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选必一)

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土地分封出去,权力就转移到受封者手中,这种封君封臣关系只存在于给出和得到土地的双方,所以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度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同时,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会,维护教会权威。后来,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2)中古后期典型制度及专制王权加强:13—14世纪,法国等级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度逐渐形成,成为中古后期西欧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15世纪后,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经济的增长,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各国专制王权(中央集权)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

①法国等级君主制。大约在14世纪初形成。14世纪初,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成的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②英国议会制度:13世纪初—14世纪中期形成。1215年英王随意征税等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肯定国王合法地位,强调人身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表现出对王权的限制(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商人税收豁免,王在法下),维护贵族的利益。以此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成为议会制基石。1265年“大议会” 和1295 “模范国会”的召开,议会制度开始形成并形成定制,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343年,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各自议事,议会成为共商国是的平台。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请愿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由此英国进入议会制度(王在议会)时期。(选必一)

【资料】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制度,“既非罗马,也不神圣”,最终解散,德意志呈现分裂局面。

③专制王权的加强:虽然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取得了在领地上的行政、司法等特权,实际成为割据势力,但名义和法理上他们都必须服从国王和封君,只要国王拥有足够的实力并采取坚决行动,就有可能迫使封臣们臣服。西欧各国王权强化的进程并不王权相同。英国主要是通过1066年的诺曼征服,来自于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诺曼底公爵)自立为英王,强迫所有封臣向他宣誓效忠,形成相对强大的王权,推动封建秩序的巩固;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强化了民族认同;到15世纪晚期(1485年),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英格兰形成了强大王权。法兰西国王则是借助通婚、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封建主,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英法百年战争胜利结束后,民族意识觉醒,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除英、法两国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专制王权的强化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宗教伦理与教化: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欧的影响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日耳曼人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后,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接受了基督教。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献土”,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结构。基督教会是西欧中古时期非常强大的势力。它不仅拥有广大土地,更拥有精神权威,控制着人们的信仰。中古前期,政教权力之间的矛盾还不明显。国王登基时,需要教皇加冕;作为少有的知识阶层,国家治理也需要教会的支持。中古后期,随着专制王权的强化,国家和地区教会独立性增强,异端运动发展,加上罗马教廷的腐败,教会影响逐渐下降。

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教士们搜集和抄录经典,在保存古典文化的同时,主要是宣讲基督教的教义;教士们开办宗教学校和世俗学校,除了科学和文艺外,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人们按照宗教教义规范自己的言行习惯和道德品行,通过参加各种礼仪和节日活动改变人们审美观念和好恶评判标准,教会学校在教育、文化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基督教的伦理和教化作用奠定了西方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但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本质上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强化教会的控制。(选必一)

(4)文官制度的萌芽。西欧文官制度的萌芽出现在14—17世纪,总体上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很多弊端,集中表现为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其中,在中古前期(5—13世纪),没有专门的政府官员。在封君封臣制度、王权与教会长期并立背景下,庄园是基本的治理单位,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到中古后期(14—17世纪),出现了文官制度的萌芽,在民族国家兴起的过程中,国王的权力逐步扩大,要处理的事务增多,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亲信(恩赐官爵制),依然存在封闭性、随意性、私人化等局限性。(选必一,西欧的文官制度真正产生于近代之后)

(5)法律制度的形成。到13世纪,基本形成了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雏形。西欧封建时代早期,出现过日耳曼法、教会法和罗马法的复兴。日耳曼法是由各王国在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而成,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教会法是基督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的法律。11世纪后,欧洲国家出现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其原因主要是西欧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其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特别是欧洲城市经济兴起发展,受到落后的法律制度的阻碍,而罗马法私法发达,能够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12世纪前后,建立在罗马法和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即普通法。13世纪通过的《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英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连同学习借鉴的美国等国法律,共同构成普通法系或英美法系。13世纪后,随着王权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19世纪初拿破仑颁布《法典》后,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选必一)

(6)中古时期基层治理。中古时期西欧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表现为庄园管理、城市自治和教会作用。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必一)

2.经济方面

(1)中古前期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也是西欧中古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在分封土地时,大多是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道授予封建主,这些封地形成规模不等的庄园,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村庄组成,构成中古西欧基本的生产单位和农业经济组织。庄园内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但义务相对固定,履行义务后多余部分归自己,能够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一定利益,生产积极性比以往的奴隶相对较高。

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拥有绝大多数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物品。庄园内的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池塘等,供全体居民使用;磨坊、烤炉等归于领主,有偿使用。庄园有自己的法庭,负责处理庄园内部事务,由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开庭时全体农民都可以出席,并通过鼓噪影响法庭的裁决,带有一定日耳曼人原始民主的传统。但多数情况下,法庭被领主或他的代表控制。中世纪中后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欧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庄园制度趋于衰落。

(2)中古中后期的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是中古西欧的一个重要现象,城市市民的基本特征就是拥有自由人身份的法律地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城市随着战火大多被摧毁。随着西欧社会的逐渐安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从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再度兴起了众多城市。

城市主要兴起于封建主的土地上,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很多是从庄园中逃离出来的),他们主要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封建主经常把城市居民作为农奴对待,或者以领主身份干涉城市的经济活动,引起城市的不满。城市市民联合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大多是赎买,也有谈判和暴动),获得程度不等的自由。其基本内容包括城市土地自由、居民人身自由和司法独立等。在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中,往往得到国王的支持,并与国王结成同盟。中古后期产生的英国议会、法国三级议会中都有城市代表,说明那时的城市已经具有重要地位。城市自治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发展。城市自治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农奴制度的冲击,为工商业活动提供了摆脱封建领主的行动自由,城市兴办的大学为工商业发展培养了实用人才,王权强化和国家走向统一进一步扩展了市场和经济活动空间;城市自治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城市兴办大学及其教育培养中,也体现在工商业活动推动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城市自治有利于国王的统一事业,城市以金钱或人力支持王权,城市工商活动有助于不同地区经济和文化联系,这都有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对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中古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10—11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封建经济得到缓慢发展,为中世纪漫长的社会转型打下了基础。铁制农具逐渐推广,马挽具(项圈)和蹄铁等马具进步,使得重型马在农业生产和运输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农业开垦的大规模进行。此外,三田(圃)轮作制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分工更加显著,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产品交换的扩大,有力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构成了中世纪市民最重要的部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构成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的经济基础。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如此幅度的人口增长使劳动进一步细分成为可能,地区性的市场交易也有所发展。更多的人口促使人们扩建既有的城镇,建立新的居民点,建立国内乃至国际的贸易网络。简单来说,人口增加成了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的要素。

——威廉·乔丹《中世纪盛期的欧洲》(2019年5月)

(选必二)中古时期西欧的劳作方式。中古前期的西欧,在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庄园制度下,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呈现出庄园式的农业劳作方式。在生产力不够发达、国家权力相对分散而割据权力强大的背景下,庄园经济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都很低,劳动者(农奴)人身依附关系比较严重,因此,并非是农业劳作方式的主流趋势。直到中古中后期,西欧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兴城市和城镇,这些城市通过自治斗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向近代化方向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3.文化方面: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不是古典文化的单一延续,也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是融合犹太希伯来文化宗教因子(基督教)和日耳曼部族传统的中古时期文化形态,具有各自区域文化特征。

(1)古典欧洲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中世纪的西欧通过宗教形式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同时日耳曼人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中古西欧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督教文化。宗教特征明显,少有科学成就。基督教信仰是中古西欧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①神学:《圣经》,基督教文化的载体,内容丰富。经院哲学以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义,维护教会、封建主统治,其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深刻影响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

②文学:文学艺术创作深受《圣经》影响,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中古西欧文学的代表成就。其中,骑士文学主要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以抒情诗、叙事诗为主;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封建市民阶层的家庭生活,包括寓言、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

(3)城市大学与文化。中世纪早期,因为长期战乱、政治分裂、经济凋敝,古典文化的传承近乎断绝,基督教文化成为社会上唯一的意识形态。这一时期,学校一般在修道院中,少数的僧侣和贵族拥有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宫廷学校。学校中教授的知识大都是为传经讲道和完成宗教相关事宜,客观上也对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1世纪后,城市的复兴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其中和商业活动相关的法学、会计、公证等专业流行起来。随着工商业阶层对于知识文化的需要,世俗学校开始兴起,这些学校不依靠教会,而是通过学生缴纳学费维持运转,它们就是大学的前身。14—15世纪,数量众多的大学在城市兴办,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虽然依然是没有脱离基督教会影响的“七艺”,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兴起和大学文化的传播,构成中世纪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进步因素,为西欧走出中世纪、步入近代社会打下了基础。

(4)文化传承与保护(选必三)。学校教育:早在古代希腊就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印刷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的象征,直接催生“新一代书籍”印刷书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出版和普及。印刷书堪称革命性转变,极大推进文化传承与传播。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发展,意义重大。图书馆: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中世纪西欧的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是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同时私人图书馆也已经兴起。

(三)中古时期的东欧文明

1.拜占庭:拜占庭帝国的主要成就在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罗马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1)拜占庭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首都位于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位于地中海东部,此处原本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经过希腊化时代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罗马强大的武力只能在军事和政令上征服东部,没能弥合经济文化类型上的巨大差异,最终出现分裂。拜占庭帝国统一、王权强大,教会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教权与王权统一。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但是因为连年战争造成巨大消耗,6世纪中期后,由于游牧部落的冲击和内部矛盾,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留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虽然后有复兴,但再也未能恢复到鼎盛时期的疆域。奥斯曼兴起后,逐步蚕食其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年首都被奥斯曼占领,帝国灭亡。

(2)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东方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就是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希腊的文化和东正教的宗教体系共同作用下的文化多元体,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多样性、宗教和世俗性相结合等特点。

①宗教: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1054年正式分裂,其中东派教会(东正教、希腊正教)成为拜占庭帝国国教。

②法律: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传承罗马法,影响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成为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③文献: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④建筑:以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穹顶)为代表,继承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影响在于: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①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②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④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它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保存延续了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2.俄罗斯:俄罗斯文化受到东西方的交互影响,继承了拜占庭的衣钵,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并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之中。

(1)俄罗斯帝国。俄罗斯最早形成国家的地区是东欧。6—9世纪,一些部落逐渐脱离原始社会阶段,逐渐形成一些公国,其中以基辅和诺夫哥罗德最为重要。862年,北欧诺曼人首领留里克成为诺夫哥罗德王公,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留里克的亲属奥列格占领基辅,并迁都于此,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他一方面剥削和掠夺本地斯拉夫人,一方面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进行贸易,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是典型的东欧文明。12世纪后,基辅罗斯陷入分裂,逐渐衰落下去,1240年蒙古军队攻陷基辅。在反抗蒙古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最终在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他颁布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至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广袤领土的基础。

(2)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影响,斯拉夫字母就源于希腊字母,10世纪中叶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其统治中心进入阿拉伯文化圈,东正教的中心随即转移到俄罗斯。

①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12世纪基辅罗斯时期古代斯拉夫民族杰出文学作品。

②宗教:东正教中心转到俄罗斯,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对文化影响深远。

③建筑: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与中古西欧哥特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东正教的象征。

俄罗斯文化的阶段基础:第一阶段是基辅罗斯时期(9—12世纪)。既承纳了东斯拉夫人的古老传统,也更多接受了拜占庭的濡染,表现为本土因素和外来因素的融汇结合。第二阶段是蒙古人统治时期(13—16世纪)。俄国在文化上急剧地向亚洲靠拢,被迫接受蒙古文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就是蒙古人统治的典型特征。这一模式又为近代以后俄罗斯国家的政权体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上一篇:晏绍祥:要重视古代社会奴隶制研究
▷ 下一篇:张帆:2023年人教版历史新教材网络答疑·纲要上中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