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维新变法运动》备课笔记

1.背景原因:直接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成为当务之急。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要求扫除其发展进程中的障碍,为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1)世界背景:19世纪末,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在经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统一运动后,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西方国家确立起来,其中英法美等国政治制度已经比较成熟。

②资本主义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主要的西方国家已实现工业化。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私人垄断阶段,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类社会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由此人们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③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世界为舞台,先后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手段,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制度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

(2)国内矛盾:改革往往因矛盾而起,戊戌变法前的国内矛盾有:

①民族矛盾: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来到中国,以资本输出为殖民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反对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

②阶级矛盾: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势力、本国封建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等政治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阶级矛盾尖锐。其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更为突出。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向西方学习,实现民主政治,成为开明国人的共同愿望。

③经济矛盾:甲午战后,随着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和自然经济的瓦解,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日益受到封建自然经济、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阻碍,经济矛盾尖锐,工业化举步维艰。

④思想矛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入,中国封建思想和社会习俗受到冲击和挑战,新旧思想的碰撞和冲突,引发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的担忧和思考。但在中国大多数人占主体的广大农村地区,资本主义思想文明的影响并不深刻,国民仍然被束缚在封建思想的桎梏之中。

(3)基础条件

①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和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领导革命,掀起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④思想基础:19世纪60、70年代,早期改良维新思想的出现,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及主张: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郭嵩焘、王韬、容闳、冯桂芬等。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主张政治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这些思想具有反对外国侵略、希望独立富强的爱国性,一定程度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向西方学习突破“器物”限制,涉及到政治领域,表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中蜕化出来,带有封建气息,未能摆脱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束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没有付诸实践。

(4)维新派改良思想: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还应该包括康梁维新派的思想宣传和准备活动,其中,康有为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总设计师,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严复是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谭嗣同是维新派知识群体中最坚定和最激进的变革者。

①著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发”,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创办《时务报》并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从理论上深入阐述维新变法的必要性,是宣传维新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严复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系统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明“自强保种”的维新变法主张。

②兴学堂:如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时务学堂等,培养维新人才。

③上书:维新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其中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改良由思想宣传发展为政治运动,1898年《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成为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④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为维新变法进行舆论宣传。

⑤建团体:强学会等,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支持,还有外国传教士加入。

⑥思想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论战,宣传维新改良思想,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康梁维新派的思想宣传活动,救国是首要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是根本目的,起到了制造舆论、启发民智、组织力量的作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形成。

2.过程内容: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体现出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的除旧布新精神。

①政治:精简机构,裁汰冗员;鼓励上书言事,举荐新政人才。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缓和阶级矛盾。

②经济:保护工商业发展;鼓励私人办厂;编制预算决算;兴办近代邮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和经济发展矛盾。

③军事:新式军队,新式武器,新法练兵。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缓解民族矛盾。

④文教:废除八股;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报馆、学会、译书局。有利于西方文明传播和思想启蒙,缓和思想冲突。

变法内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政治上缺乏“设议院、定宪法、开国会”等君主立宪的核心措施;经济上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上注重对人民的统治,难以抵御外国侵略;思想文化上没有从根本废除封建思想意识,资本主义文明影响并不深刻。(阶级矛盾并未缓和)

3.结果及其原因: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地)遇害,除京师大学堂外的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分为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客观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③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表现为急于求成、仓促冒进等。

变法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大而密集,短短103天,颁布谕旨100多道,反映出光绪帝和康有为等急于改变现状。但按照清朝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权力格局等,这些改革显得过于急切,挑战了社会承受极限。如变法刚开始,光绪帝罢免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不给安排出路。还有因王照上书被阻,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的“礼部六堂官事件”等。这些措施都显得操之过急,失之过重,不能不说是加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4.意义评价

(1)变法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历史影响:(戊戌变法主要意义概括为两个词:爱国性,进步性)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进步性。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有利于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启蒙性。(最大意义)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剪辫子、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也具有进步意义。

(3)历史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是赢得民族独立。

5.思考题:比较中国维新变法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其结果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比较:

(1)相似之处:①内忧外患。内有封建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②经济基础。两国资本主义都得到初步发展,奠定了变法改良的经济基础。

(2)最大区别:①领导阶级。中国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领导;日本是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领导。②国内阻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相对而言,中国封建势力比日本要顽固很多。③政治前提。日本改革前出现了倒幕运动,暴力推翻了幕府专制统治,建立起改革的新政府,这是中国戊戌变法所没有的。④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的国际环境更为不利,面临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外部阻力更大。

第二,从内容特点的角度比较:

(1)中国特点:①向学习西方:变法内容采用西方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模式,体现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全面而不彻底)②除旧布新:政治机构、教育考试等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革,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颁布一系列新举措,体现“除旧布新”的特点。③操之过急,失之过重:变法诏令数量大而密集,缺乏循序渐进,挑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权力格局等社会承受极限。④效果不达:改革内容缺乏“设议院、定宪法、开国会”等核心内容,主要局限在社会上层,缺乏群众基础,很难达成预期目标。

(2)相似之处:二者都体现出向西方学习,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改良,都体现出构建近代政治体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创建近代化军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

(3)最大不同:①明治维新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②戊戌变法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缺少民主宪政精神。措施操之过急,缺乏循序渐进,执行过程中因为地方官的观望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效果甚微,实际一纸空文。

◁ 上一篇:潘传振:《19世纪70、80年代边疆新危机》备课笔记
▷ 下一篇:刘子凡:军屯兴衰关乎边疆安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