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导读: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导读: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

必修部分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标】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的石器作为工具。

2.从部落到国家: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商和西周: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大量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课标】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材】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3.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课标】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材】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秦的统一: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2.秦的暴政: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陈胜、吴广首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项羽、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力发动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告终。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初基本沿袭秦制,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果。

2.西汉的强盛: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3.东汉的兴衰:光武帝刘秀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4.两汉的文化: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

【课标】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材】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三国与西晋: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短暂统一。

2.东晋与南朝:在东晋和南朝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显著发展。

3.十六国与北朝: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兴亡: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3.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2.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到唐朝到达新的高峰。

3.科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4.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标】1.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

3.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

4.南宋的偏安:南宋偏安半壁的局面维持了较长时间。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辽与西夏:辽和西夏与北宋鼎峙,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统治的稳定。

2.金朝入主中原: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一度出现盛世。

3.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4.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

2.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元时期商业发达,大城市空前繁荣。

3.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

4.社会的变化: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儒学的复兴: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2.文学艺术: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

3.科技:三大发明和沈括、郭守敬等科学家的成就,是宋元时期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

4.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

(注:2023年秋季教材修订,将11、12课合并,子目有所调整,内容变化不大,以上是旧版,以下是新版第11课,下一单元课文序号沿用旧版。)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经济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社会的变化: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滚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3.儒学的复兴: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4.文学艺术和科技:域市经济繁荣,推动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宋元科技成就突出。

【课标】1.6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宦官也趁机获取了更多权力。

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

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长期以来,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明末,满族崛起,并最终取代明朝建立清朝。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疆域的奠定: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3.统治危机的初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危机初显。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2.思想领域的变化: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

3.小说与戏曲:明朝的小说、戏曲创作成就显著。

4.科技:明朝后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

选必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1.1 政治体制: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材】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原始社会禅让制;夏世袭制,商朝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及原始民主传统;春秋战国郡县制、官僚制;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传送系统;西汉中外朝制、郡国并行制,东汉尚书台制、州郡县三级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制,唐中后期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宋代二府三司制,州县二级制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中书省制度、行中书省制度;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地方三司、增设省级巡抚,三级体制;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地方省府县三级制和督抚制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2.秦朝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教材】第4课《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富国强兵;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整肃吏治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课标】1.2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教材】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战国军功爵制;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完善,明朝南北卷制,明清八股取士;秦汉上计考核制、御史监察制,汉武帝刺史巡视监察制;隋唐吏部考核制、御史台监察制;宋代御史监察的同时,实行台谏合一;元朝御史监察、肃政廉访制;明朝考满、考察考核制,清朝考课考核制,明清都察院、六科(“科道”)监察制度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

【课标】1.3 法律与教化: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教材】第8课《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西周宗法礼制,敬天保民;东周德治、法治思想;春秋时期成文法,德治与法治之争;秦汉律令制度,秦以法家思想治国;魏晋时律令儒家化;唐律礼法结合、讲究孝道,中华法系确立,影响后世;明朝律例合编;唐朝提倡礼治,重视家训教化;宋代理学传播,乡约教化乡里;明清乡约内容改为圣谕,与法律合流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唐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

【课标】1.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教材】第11课《中国古代民族与外交》:秦朝北逐匈奴、南抚夷越,修筑长城、设立郡县;汉武帝战胜匈奴,河西四郡,边疆屯戍;隋唐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密切,唐对东北、西北、北部边疆有效管辖,与西藏会盟,前所未有民族大交融;宋与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元重新统一全国,疆域辽阔,首次对西藏、台湾有效管理;明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设都司、卫所、土司等羁縻机构;清平定漠西蒙古和维吾尔贵族叛乱,巩固西北边疆,西南改土归流、册封西藏宗教首脑,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

汉朝陆海两个通道,陆上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西达罗马,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海上向南到达印度南部;隋唐与西域陆上商路畅通,海上交流活跃,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唐文化深深影响朝鲜和日本;宋朝海路日趋发达,泉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元朝海陆通道畅通,《马可·波罗行记》;明清实行朝贡贸易体系,对外关系逐渐封闭,海禁和闭关锁国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唐朝与周边民族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

3.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朝结束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

【课标】1.5 货币与税收:了解中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材】第15课《古代货币》:秦朝统一货币,铜钱是古代主要通用货币;宋代出现纸币,南宋和元朝流行;明朝中期后白银普遍流通,成为法定货币

1.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古代货币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了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

【教材】第16课《赋役制度》:秦汉田赋、人头税、徭役;隋租调制,唐租庸调制、两税法,明一条鞭法,清地丁银、摊丁入亩

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租庸调制到清朝摊丁入亩,赋役征发逐渐转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

【课标】1.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材】第17课《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编排户籍,目的在于征发赋役;汉代编户齐民;东晋黄籍、白籍;隋大索貌阅;宋主户、客户制度,人口大量增长;元诸色户计;明黄册,户籍职业分类;清户籍管理渐趋松弛,人口猛增

中国古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县,县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秦汉乡里,乡里之外有亭,后代沿袭,明朝实行里甲制;古代基层治理注重民众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秦汉什伍制,唐邻保制,北宋保甲制,明十家牌法,清里甲制和保甲制,清朝保甲制兼具区划、户籍管理和维护社会治安

古代社会救济政府为主、民间为辅,政府重点救灾,社会侧重赈济;汉常平仓制,隋置仓积谷,义仓、社仓制;古代优抚传统,秦汉鸠杖,唐朝后专门收容机构;宋代后宗族内部救助活动,明清时慈善组织、慈善机构兴起

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

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历代社会救济主要是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选必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标】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第1课《食物采集到生产》:距今1万年左右出现农业,南稻北粟;战国铁犁牛耕推广,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交往过程中,食物种类不断丰富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

3.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课标】2.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教材】第4课《生产工具与劳作》:农业工具——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春秋战国铁器时代;灌溉工具、水利工程;手工业工具——纺织、陶瓷、冶炼;劳作方式——农业家庭式,男耕女织;手工业家庭式、民营作坊、官营作坊

1.农业工具的变化: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劳作方式的发展: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课标】2.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中国)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中国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教材】第7课《古代商业贸易》:春秋工商食官突破;唐宋坊市制度瓦解;明清商业繁荣;丝绸之路;货币、信贷与契约

1.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由于交换的需要,部落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便利了交换,扩大了商业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课标】2.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了解(中国古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中国)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中国)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教材】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原始村落;工商业集镇、军事重镇;唐宋后工商业专门市镇兴起,明清为盛;古代城市布局突出礼制、等级规则;民居早期为北穴南巢,发展为讲究礼仪的木构抬梁和砖木结构,风格多样

1.村落的产生: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2.集镇的出现: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集镇逐渐形成,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3.城市的产生: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4.世界各地的民居: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课标】2.5 交通与社会变迁:了解(中国)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教材】第12课《古代水陆交通》:古代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秦朝驰道、直道、五尺道,全国性道路网;汉代丝绸之路;唐代驿道向四周辐射;元朝遍设驿站,全国驿路交通网;春秋人工运河邗沟,秦朝灵渠,隋朝、元朝京杭大运河;西汉形成东、南海上航线;宋元造船与航海技术,罗盘、航海图、天文定位;明初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

1.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课标】2.6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教材】第14课《古代疫病与医学》:天花、鼠疫、疟疾等疫病威胁,隔离收治、人痘接种等防治经验,葛洪《肘后备急方》,吴有性《温疫论》;中医药成就突出:战国扁鹊四诊法临床诊断;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东汉名医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基础;唐朝“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唐本草》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针灸

1.历史上的疫病:疫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人们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2.中医药的成就: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选必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课标】3.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材】第1课《中华文化内涵与特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多元一体;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创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家国情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特点:本土、多样、包容、凝聚和连续性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第2课《中华文化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及佛教文化,西学东渐;世界影响深远

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课标】3.3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教材】第6课《古代人类迁徙》:秦汉时匈奴扩张,大月氏西迁;五胡内迁,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开发

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课标】3.4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了解不同时代(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教材】第9课《古代商路贸易》: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商路。

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欧亚大陆的其他重要商路还有“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等商路不仅是商贸路线,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课标】3.5 战争与文化碰撞: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蒙古西征),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教材】第11课《蒙古西征》:13世纪初到中期,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三次西征,客观推动民族迁徙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2.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

【课标】3.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教材】第14课《文化传承载体》:学在官府到私学、书院兴起;造纸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图书文献保存与私人藏书

【教材】第15课《文化遗产及保护》:古代私人收藏,金石学;中国留存大量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

以上两课指目及学习聚焦从略,将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导读中呈现。

◁ 上一篇:廖文辉:咸同之际新疆地区的协饷运作与财政困局
▷ 下一篇:潘传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导读: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