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曲柄睿:质朴务实助成西汉盛世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07-28 07:03 发表于北京

作者:曲柄睿,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1期

坚持比较质朴务实的政治风格,建立相对高效的行政体系,奉行较为灵活的政策选择,是西汉政权能够开创盛世的重要原因。历史发展的情况复杂多元,国家兴衰往往是多种力量合力所致,其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值得深思、总结。

西汉王朝持续200余年,先后经历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和昭宣中兴三个相对富强繁荣的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西汉盛世?

以秦为鉴 力求实效

西汉之初,统治集团便形成一种比较质朴务实的政治风格。讲求实效、注重效率、顺应时势,政策转化灵活平畅,选用人才不拘一格,因此面对危机进退有度,化解矛盾自然顺利。汉朝的强大与这种质朴风气密不可分。

汉初统治集团主要由追随刘邦反秦灭楚的军功集团构成:作为曾经的秦朝百姓,他们目睹过秦朝的强大;作为反秦战争的参与者,他们也为秦灭亡之速而震惊。汉初君臣既继承秦统治的某些方法,又对秦政的弊病有实际体会。承秦又鉴秦,是汉初立国的政治文化基础。表现在政治实践方面,便是讲求务实。

刘邦军功集团构成复杂,除丰沛元从外,还吸收了六国贵族和秦之遗民。一方面,多元的人才出身使刘邦的决策必须超越某一特定地域和特殊群体。刘邦敏锐意识到自己的统治基础非常复杂,唯有时刻将自己置于天下共主的地位,才能维持内部稳定。另一方面,刘邦不是贵族出身,并不固执于某种地域、血缘、团体和统治理念,其决策总是以现实变化为转移。

如果说秦开启了中央集权政治,西汉则将这一制度更为有效地付诸实践。秦亡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能妥善处理新占领区的矛盾,二是皇权扩张超过了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西汉同样面临这两个问题,不过处置更为实际,收效也较为明显。

首先,在处理关中和山东亦即战国秦故地和六国故地的矛盾时,汉廷采取了一种缓冲策略。刘邦作为天子,名义上成为天下共主,获得六国故地各诸侯拥戴,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不同于秦的郡县单一制,西汉初年的央地关系是建立在郡国并行制基础上的。汉廷册封的诸侯王独立性较强,王位也在直系子孙中传承。如果与秦朝比较,西汉初的郡国并行是一种倒退;然而和项羽彻底恢复诸侯国统治比较,又是一种进步。西汉较为成功地化解了诸侯国与中央政权的尖锐冲突,将原本是战国诸侯及其遗绪之间的对抗,转化为统一政权之内的央地矛盾;将原来是不同地域民众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统治阶级上层的矛盾。对统治阶级来说,未来的争端并不停留在维持诸侯林立的状态,而在夺取皇帝宝座;对民众来说,统一不再体现为不同政权、地域之间的征服和压迫。

再看皇权扩张问题。秦始皇广泛征发民力,修筑长城、开凿灵渠,北逐匈奴、南伐百越,民力为之疲敝。陈胜吴广起义时高呼“天下苦秦久矣”,所苦者正是秦法严苛、秦政暴虐。汉初君臣承秦又鉴秦,意识到民意不可违,故尊奉黄老之道,提倡“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统治集团并非主观上尊重民意,而是客观上畏惧民意;并非主动与民休息,而是被动任民清静。倘若不如此,西汉必将重蹈亡秦覆辙。但这也表明,汉初君臣能降低欲念,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确实也表现出比较质朴务实的政治智慧。

政治上讲求务实而反对空言,西汉初至武帝朝出现了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人才广泛涌现,甚至持不同观点的人物也可共济一堂,为汉所用。山东士人纷纷效力汉廷,匈奴王子也被武帝信任而成为辅政大臣。《汉书》形容武帝时“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宣帝时“纂修洪业”、“招选茂异”。经过长时间的铺垫与涵养,西汉时代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奇怪。比较质朴务实的政治风格,是西汉出现盛世的必要条件。

务实高效的行政体系

汉承秦制,其中一个方面便是承秦之法。所谓“法”,不仅指律令体系,还包括官僚组织系统、文书行政体系和社会身分结构。几项要素犹如咬合紧密的齿轮,一经启动便会生发出巨大力量。

西汉继承秦的律令体系,在刑名设定、审判程序、量刑标准等方面差别不大。秦律规定细致严密,如制定细密的规范生产和交易的条文,可以促进生产力提升;秦律也有严苛的一面,量刑过重和执行僵化问题最为明显。汉初奉行黄老之道,治事宽舒。惠帝和吕后执政时期,废除部分苛法,还降低了量刑标准。此后,文帝废除肉刑,景帝进一步修改法律执行细则,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律令中的严苛部分。

汉朝的官僚组织系统因袭秦朝,其中主要原则有二:一是丞相统领百官,总揽政务;二是郡县长官可以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就前者而言,丞相建议,天子决策,百官执行,构成了富有弹性的行政制度。一方面,皇帝个人喜好对国家行政整体运作的干扰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官员分工协同有助于巩固皇权。就后者而言,地方长官能够制定适宜本地环境与风俗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地方发展和长治久安。

维系汉朝行政运作的核心要素是文书,支撑文书行政的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和普遍识字的官僚队伍。西北汉简中经常出现“史”或“不史”的字样,用以标明某人是否拥有识字能力。识字与否体现的是处理文书的能力,汉律中有《史律》,专门规定官员处理文书需要掌握的各种字体、文字数量等内容。文书行政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相似行政思维和办事习惯的官吏。在汉代各地语言、风俗尚存在巨大差异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官吏是塑造和巩固“大一统”政治不可或缺的一环。朝廷的命令通过邮卒传递至各地,地方的年度报告和临时请示也通过邮递送至长安。以长安为中心的交通网,覆盖内地与边疆,路上奔走着传递各式文书的官吏。发达的文书体系,使得行政命令得以理解、传达、执行,整个国家日渐结成一个紧密整体。

秦汉以降的基本社会结构是编户齐民。政府推行户籍制度,自耕农被编制为乡里居民组织。赋税徭役征发都以此为基础,国家由此控制了各种资源。“齐”乃是等齐之意。将相与庶民,本质上都是皇帝臣属。庶民因军功得爵,因任官受职,社会地位虽然发生改变,但身分属性没有本质变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形屡见不鲜。不同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较之前顺畅,造就了爽朗豪迈的民众心态,其背后是较为公平的政治环境。

灵活的政策选择

西汉建国之初,北有匈奴,南有南越。面对一南一北的压力,汉廷采用灵活的应对政策:对匈奴实行和亲,施之恩惠;对南越示以宽大,怀柔羁縻。总的原则是,维护核心利益,不轻启战端。

汉廷的应对策略是质朴务实政治风格的延续。以匈奴为例,汉廷并非不希望采取军事手段一劳永逸,只是客观上缺乏条件和实力。长城之内,王国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皇室之中,皇位继承多次面临挑战。加之百战之后,民不堪命,马匹不足,战术陈旧,汉廷缺少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物资条件与军事能力。内政上的危机不能消弭,军事上的谋划便不能开展。

从政治角度看,汉廷对匈奴和南越的处置方式是有效的。一方面,通过和亲与怀柔,汉朝大体维护了边境安全,为发展争取了时间,内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得以恢复;另一方面,西汉开国以来,统治集团主要处理内部军事政治问题,缺乏对匈奴和南越的了解。经过长时间接触,汉廷逐渐积累起对匈奴与南越地形、气候、人口、风俗、政权组织、作战方式等方面的社会和军事情报,这些信息为武帝时代的开疆拓土准备了条件。

为了对抗匈奴,武帝主动派出外交使团联合大月氏,由此开辟了汉廷和西域的直接联系。在汉廷对抗匈奴的事业中,除了军事斗争,还有战略联合,表明汉廷在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制定政策更为灵活。值得一提的是,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因为汉廷灵活妥善地处理西域事务,西域各民族生出对汉朝的向往之心。此后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将之纳入版图,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综上看来,坚持比较质朴务实的政治风格,建立相对高效的行政体系,奉行较为灵活的政策选择,是西汉政权能够开创盛世的重要原因。历史发展的情况复杂多元,国家兴衰往往是多种力量合力所致,其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值得深思、总结。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西汉的兴盛基本可以视作这一理念的现实写照。

◁ 上一篇:母仕洪:奥斯曼帝国的灾害危机与政府应对
▷ 下一篇:孟宪实:改制创新奠定盛唐宏阔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