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11-16 07:04 北京
作者:马丽蓉,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伊合组织研究中心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5期,原题《从中华文明特性看丝路人文共同体建设的逻辑理路》,摘自《西亚非洲》2023年第5期
中华文明所主张的革故鼎新是基于传承与积淀的开拓创新,且以百折不挠、刚健日新精神为凭依。“‘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且要向创新要动力,将其建成“创新之路”。丝绸之路反映“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为单一性区域文明衍化为多元性丝路文明提供了物质保障。中国在多元文明交往中所具地缘优势得以凸显,尤其是草原丝路、绿洲丝路、陆海丝路间的互联互通,推进了中外文明交往互鉴与创新发展,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使丝绸之路成为基于共享场域内解码“中国与世界古今关系”共处问题的密钥,展现出中华文明中对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性格,折射出中华文明与时偕行、积极进取、刚健日新之创新价值导向。
中华文明追求的创新是在坚守人间大道、正道基础上的守正创新。“守正”意味着中正平和,在创造中要有坚守、坚持和延续。事实上,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七下西洋”,实现了“西域”与“西洋”两个概念的遇合,“促成了享誉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的陆海全面贯通”。此举展示了中华民族辟路、踏浪、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且能在“某一地缘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的适应性交往”中,“通过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动态平衡,不断调整和更新文化适应变化的环境,以创造和传承民族文明”,使农耕文明由有限的空间交往发展为更为广阔的区域空间文明交往,中华文明在与异质文明交往互鉴中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成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