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11-20 07:02 北京
作者:李亚航,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5期,原题《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电影法〉研究》,摘自《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2年第2期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试图消除当地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从而将其驯化为效忠日本的“顺民”。电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实施文化扩张的重要工具。“株式会社满洲电影协会”(简称“满映”)是日本在中国沦陷区设立的电影统制机构,由日本关东军实际控制,垄断了伪“满洲国”的电影制作、发行和上映。
“满映”制作发行的影片分为三种。一是“启民电影”,即“文化电影”,通常是伪“满洲国”的宣传片,用以掩饰日本的侵略罪行,宣扬“日满一体”及所谓的“五族协和”,如影片《田园春光》《微笑的大地》等。二是“时事纪录片”,即新闻影片,主要用以宣传“日满建设成就”,报道日军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情况等。此类影片有《满映通讯》、《满映时报》等。三是“娱民电影”,即剧情片。此类影片利用娱乐性的内容,吸引中国沦陷区民众观看,从而潜移默化地植入日本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以实现文化殖民的目的。
日伪当局对上映的影片实施严格监管,通过事前审查、映前审查等多道程序,严防危害“五族协和”、“大东亚共荣”和“中日提携”的影片出现。此外,各沦陷区统制机关还仿效日本《电影法》强制上映并大力扶持文化电影和新闻电影的规定,重点培育所谓“启发国民思想”、“强化国家观念”等具有社会教化作用的影片,加强奴化教育,消磨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意志。
伪政权通过互设电影办事处、举办电影人座谈会、合作拍摄电影和影片交换上映等方式,加强与日本电影界的联系。与此同时,中国各沦陷区电影界之间也往来频繁。通过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日伪当局试图借电影业的“繁荣景象”,展现日本主导的“大东亚共荣”“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