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潘传振:《宗教改革》备课笔记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宗教改革作为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1.概念。宗教改革是一场爆发于16世纪初的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和形式,它使得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2.背景。10世纪以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选帝侯”制度下的帝国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整个德意志基本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选必一)

(1)政治上: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遭到西欧世俗王权的反对。神权统治包括教权高于王权,控制各国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干涉各国内政,王权屈从教权等。随着欧洲民族主义观念勃然兴起,纷纷要求打破天主教的控制,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以决定各自的宗教信仰。

(2)经济上:天主教会成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天主教会在经济上具有特权,如拥有西欧三分之一地产,征收什一税,贩卖赎罪劵等。这些特权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资产阶级希望没收天主教会的财产和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3)文化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天主教会垄断了教育文化和《圣经》解释权,维护教会专制,使得中世纪欧洲的精神生活极为枯燥,文化发展长期落后。中国造纸术、印刷术的推广,文艺复兴倡导个人自由、欲望、人性至上,提倡竞争进取和科学求知,为人们挑战天主教会提供了理论和思想依据。

(4)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在精神上统治着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经济上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成为罗马教皇的“奶牛”。1517年,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宗教改革的发端。

(选必一)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3.概况。从1517年德意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持续将近一个半世纪之久。改革力量包括新兴资产阶级、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各国君主和世俗封建主以及农民群众等下层百姓。

(1)德意志路德的宗教改革:从1517年开始;目的是为了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开始的标志是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主张“因信称义”或“因信得救”,这是其核心思想。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内心进行忏悔就能够赎罪,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这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有权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根本不需要通过教会和教士中介,坚决反对教皇权威。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③国家权力(俗权、王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要求建立本民族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各邦国统治者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点燃了德意志人民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烈焰,托马斯·闵采尔掀起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路德新教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其他地区的宗教改革:包括加尔文、英国亨利八世、尼德兰等,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

①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鼓励发财致富,提出“先定论”,宣扬选民思想,只有自律、节俭、辛勤工作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否则就是弃民。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的教会。在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其改革思想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

②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543年,在国王亨利八世的授意下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断绝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英国民族教会出现。改革以至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天主教残余。随后英国出现了倾向加尔文教的激进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被称为清教运动,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选必一)

③尼德兰宗教改革与国家独立:尼德兰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其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很快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商业殖民帝国。

4.影响。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一统西欧的局面,建立了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教派,出现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派——路德教、加尔文教与英国国教。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必一)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但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如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就被加尔文派处以火刑。

(1)改革实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联合世俗封建主,在宗教旗帜的掩盖下进行的一场反对罗马教廷统治的思想解放与现实的政治运动。

(2)改革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和土地,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与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各国开始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还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与方向。

④局限性:新教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宗教神权的束缚,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卷入其中。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各国展开激烈的斗争。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成为国际法建立的开端。(选必一)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她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上一篇:潘传振:《文艺复兴》备课笔记
▷ 下一篇:潘传振:《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