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徐小青: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五个阶段

来源: 宣讲家   2019-11-07 07:15:01

作者:徐小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徐小青: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的回顾》

第一阶段 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这一阶段为1979年至1984年,确切地说,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至1984年农业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户经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破冰”阶段。

第二阶段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这一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明显标志。1985年,国家对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了粮棉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而且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随后,其他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也逐步放开,由市场调节。这样,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1990年,国家在郑州建立小麦批发市场,随后又在全国建立了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大批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另外,国家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

第三阶段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一阶段为1993年至2002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大力推进了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1998年达到5.1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1999年至2002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连续几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下降,粮食生产出现徘徊波动,主要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受到影响,负担日益严重。2000年,为了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国家决定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第四阶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阶段为2003年至2012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在这一阶段,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有了恢复性增长。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了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并逐渐建立起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制度。比如,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机、良种、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强耕地保护,设立保持耕地总量18亿亩的“红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并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五阶段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这一阶段为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成效举世瞩目,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随后,国家做出长期规划,人大也在进行相关立法。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 上一篇:潘传振:《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伟大的建设成就》备课笔记
▷ 下一篇:宋洪远:乡村振兴:中国农村改革40年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