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具有深厚历史逻辑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10-09 07:02 发表于北京

作者:杨共乐,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4期,原题《不尽的江河不断流》,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6日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突出特征中最为基础的特征,也是世界原生文明保存至今并一直发挥作用的核心特征。认识文明的连续性必须从认识历史开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历史的结论,又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这一结论的前提。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富饶的中华大地。古代中国水系发达,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域极其广阔,仅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就达70万—80万平方公里。平原、草原、湖泊、丘陵、山地等都留下了先民活动的足迹。正如梁启超所言:“我中国之版图,包有温、寒、热之三带,有绝高之山,有绝长之河,有绝广之平原,有绝多之海岸,有绝大之沙漠,宜于耕,宜于牧,宜于虞,宜于渔,宜于工,宜于商。凡地理上之要件与特质,我中国无不有之。”富饶广袤的中华大地不但为中华民族搭建了创造文明的广阔舞台,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中国“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考古证明,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约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高度发达的史前文化,既分布于中原大地,又广见于辽西、长江中游、黄河下游、江浙等地区。大量事实表明,中华文明属于原生文明,有庞大而厚实的发展根基。从现有的材料看,根系发达的史前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关键力量。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各民族不间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由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中华文明也因各民族交融汇聚而兴旺发达、延绵持久。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是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底色,文明则有规范文化行为、引领文化发展之特征。中国所创造的文化传承体系以及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勇往直前、持续前行。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中国人对历史的高度重视与自觉意识。中国重视对史事的记录。在古籍里,留下最多的是史籍。甲骨文、金文中述说的史事以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历代史家接连编撰的“图书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保存先人实践经验的独一无二的巨大宝库,是体现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证,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 上一篇: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 下一篇:马奔腾:中华文明在守正创新中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