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方彪:乾隆提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有何高明之处?

来源:京报网 2022-07-14 10:38

作者:方彪,系历代帝王庙专家组成员

原载:北京日报 原标题:看懂乾隆的“统绪不绝”

在北京众多古建中,历代帝王庙是相对小众的景点,即使在周末和小长假,庙内参观人数也不是很多。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帝王庙处处彰显出皇家庙宇的气派与辉煌,凝聚着宗教祭祀、建筑艺术的文脉,背后蕴含着朝代更迭的故事和中华文明的传承。特别是在这里,乾隆皇帝提出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之说。

朱元璋 始建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内大街131号,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究其始,乃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历代帝王庙,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开国之君。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对坛庙之祀进行了“完备”,在北京今址建历代帝王庙,所祀与南京历代帝王庙相同。清朝定都北京后,对历代帝王庙的所祀进行了多次变更,祭祀典仪一直延续到宣统退位。

明元易鼎,除改朝换代之变外,另一变则是汉族皇帝取代了蒙古族皇帝。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说:“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知礼仪”也就是文化认同,认同后“皆吾赤子”,自然是“抚养无异”。由于攻心为上,北伐很顺利,元顺帝退归塞上草原,各地区残存的元朝势力相继归顺。

天下初定之后,为了进一步树立大明的皇权,朱元璋在南京建历代帝王庙。将三皇、五帝、三王(夏禹、商汤、周武)、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入祀,初成了“帝统”。朱元璋入祀元世祖,乾隆赞誉“犹有一统帝系之公”。

康熙 给入祀帝王“定标准”

顺治元年(1644年),清明易鼎,满族皇帝取代了汉族皇帝。满族所凭借的是“弓马之强”,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合作”。顺治入主紫禁城后,将朱元璋的神位由太庙迁往历代帝王庙,宣告清朝对明朝的“认可”,同时也表示大清是承正统的王朝,顺利解决了易鼎过程中的棘手问题,成功宣告了大明祚运的终结和大清继统的肇始。

康熙在位61年,积累了丰富的“治术”,给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君主划了一个“底线”。“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康熙认识到君臣之间的“标准关系”。君是一个整体,臣也是一个整体。最根本的为君之道,就是维护两个整体的“标准关系”——君可择臣而用;臣不可择君而事。除了“无道”“被弑”“亡国”之君外,臣下皆应忠敬事之。

对亡国之君也要具体分析。明亡不是崇祯之罪,罪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历代帝王庙可祀崇祯,不可祀万历、泰昌、天启。礼敬崇祯系礼敬失败者,抬高失败者更能抬高胜利者。

乾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

朱元璋建历代帝王庙是帝统、道统合一的初成;康熙将帝统、道统合一,“划线”制定了“标准”,对历史上的“人君”认定很宽,易“达标”入祀。人君出自不同的民族,对于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来说,要淡化这个问题,但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对此,乾隆在历代帝王庙勒石(在石上刻字),提出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之说。

言中“中华统绪”,首当究“中华”。《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将帝统归入中华统绪之中,首先要调和“南(汉族)”“北(少数民族)”的“偏私”。

乾隆的高明之处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明确指出:帝统的传承既包括大一统王朝之君,也包括分裂时期的偏安之主,无分“南北”,皆应入祀。道理简而明,天下者,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南方的、北方的、中原的人所能“私”。虞舜起于东夷,周文王起于西夷,怎么能以东西来区别他们的轻重与高低呢?南北朝及宋、元、辽、金时期,如何看待正统与偏安?天命与人心的更替存亡,不容有私情杂念掺入其中,都要公正对待。

此意尽在不言之中,历代帝王庙中的统绪不是一家、一姓、一朝的“小统”,而是盘古开天地以来的“中华大统”。不可私、不可偏,自然“不绝如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入祀的君主总计188人。

秦始皇、西晋武帝、隋文帝三位一统天下的开国之君,在历代帝王庙中“缺席”了。缺席的原因是进一步发挥了康熙“帝统”与“道统”合一的思想——凡破坏道统者皆除名,不入祀。

中国立国之基是跨越血缘、地域、民族的中华文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古有诸族同源、同祖之说。班固《典引》中云:“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于太昊皇初之首。”太昊系炎黄两族的“共祖”。太昊的母族系华胥氏,华胥氏之女履熊迹而生太昊,故又称有熊氏。

《魏书·序记》中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内列诸华”者,就是汉族;“外分荒服”者,就是沿边少数民族。古代的诸族同源、同祖之说,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特定意识,是各族人民在融合进程中所形成的美好设想与善良愿望。

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得以发挥就成为了“统治民族”。我国有诸族同源、同祖之说,互相认同,这种认同感是历史遗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哪个民族处于统治地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均是同源、同祖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诸民族尽管有纷争,但分而不裂。

自元统一了金、南宋、西夏、大理、吐蕃的纷争后,中国实现了大一统。王朝易鼎,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的变更,都没有影响到统一的政局。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同源、同祖说,是诸民族的共识。在此基础之上互相认同,互相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保障。

“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是乾隆提出的,此说不是“横空出世”,是建立在元、明、清大一统政局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诸民族大认同,共祖三皇五帝的基础之上。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炎黄子孙”乃文脉的传承,炎黄二帝系国人的共祖,黄帝陵勒石“人文初祖”,良有因也。

元的正统地位得到了明的认可,明的正统地位得到了清的认可。起自三皇五帝的中华统绪,不但没有因元、清两朝而中断,而且在新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 上一篇:潘璐:“集体”新议:马克思公社思想的启示
▷ 下一篇:丁放:新时期以来元明两代诗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