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残烛人生™ ——【老潘网志】始建于2005年4月,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本站转载学术文章来源于网络,均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请注明源自本站,禁止商用。
网盘 管理
返回首页:www.lpwz.net       残烛人生:残阳斜似火,烛泪锁心房。最忆少年恨,春秋自短长 ✉️ 互动信箱:admin@lpwz.net       今天是:
邹兆辰:历史学家为什么要有“猜想”和预见?——汤因比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09-27 07:04 发表于北京

作者:邹兆辰,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3期

面对人类的明天,他饱含深情地说道:“我本身是一个好奇的历史学家,着迷于观察当前发生的人类事物,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也乐意参与其中”,“因为我非常关心下代的未来,还有我的孙辈、曾孙辈的未来”。

1969年,美苏冷战阴云笼罩全世界,大国争霸、核危机、政治动荡、局部热战,严峻考验人类生存智慧。正是这一年,年届八旬的汤因比撰写了《经验》(Experiences)一书,以历史学家特有的温情和智慧,畅想并勾勒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半个世纪以来,这位老人的“猜想”和“预见”逐渐照进现实。2022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中译本《人类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以下简称《回思录》)。复旦大学张广智先生以《汤因比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为题撰写的序言,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不仅要关注汤因比对20世纪以来世界变迁的回顾,更应从他对未来世界的预见中获得启发。

汤因比对未来的几点“猜想”

汤因比指出,20世纪以来,尽管人类在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是战争危险和饥饿问题并未完全消除,社会不公平和种族歧视日益扩大,科技进步在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面对人类的明天,他饱含深情地说道:“我本身是一个好奇的历史学家,着迷于观察当前发生的人类事物,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也乐意参与其中”,“因为我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未来,还有我的孙辈、曾孙辈的未来”。

汤因比对人类未来提出了诸多设想,我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欧洲中心”将会终结。回望20世纪,1914年7月是个重要节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日子,也是改变很多人命运的日子。汤因比认为,1914年之前的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他们的文明无懈可击,但1914年7月以后,这种优越感毁于一旦。未曾料到的灾难降临才让汤因比看到事实真相,犹如醍醐灌顶。他曾以为自己就是太平盛世中享有优待的臣民,这样的假象现在被劈得粉碎;从那一刻起,他改变了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发现这并不是曾经以为的那个世界。汤因比认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今天的欧洲已经不是从前的欧洲了,欧洲很快就会失去霸权地位,进而失去维持了将近四个世纪的“世界中心”的位置。

第二,美国会走向“军国主义”。汤因比在《回思录》中用大量篇幅谴责战争的罪行,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德国和日本。他根据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预言美国正在走向“军国主义”。他说:“自从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的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从前的孤立主义演变为干涉主义,并且正走向‘军国主义’。”他指出,美国自立国到1969年的193年里,共发起过10次战争,都是获胜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后期参战,给对手决定性打击。美国绝不愿意在以后的战争中丢掉“常胜将军”的头衔。美国国会给军队的拨款已经占美国国民收入相当大的份额。军队随心所欲向工业公司下的军事订单,成为这些公司赚取利益的主要来源。对商业、经济的控制,让五角大楼对美国民众有了政治上的控制。因此,美国政府发起战争的能力,在当今所有国家中当属最为强大。汤因比深刻预见到,美国人民选择屈服于军国主义,即使这种过失是暂时的,但也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那令人惊惶的一面。即使美国人挽回了过失,美国的国际“形象”也不复从前。

第三,人类生活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汤因比在1972年为修订插图本《历史研究》所写的序言中说:为什么要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呢?为什么要观照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所在地域之外的事务呢?这是因为现实要求我们具有这种较为宽广的目光。他在《回思录》中强调,他一直都在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不管是在他的潜意识中还是自立的目标中,他都一心想成为一个把人类事务看作一个整体的学者。他相信过去的传统也是“未来的潮流”,人类现在正翻开历史的新篇章。他相信人类会选择生命与美好而不是死亡与恶魔,相信另一个世界将会来临,相信在21世纪,人类生活会在各个方面、各个活动中重新成为一个整体。他满怀信心地认为,我们正向人类历史的下一个阶段迈进,这个世界即将合为一个整体,现在分隔的地区将会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第四,人类的希望在中国。汤因比在书中多次提到中国,特别是“中国如今这股硬气”的说法,很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他在《回思录》中说,如果没有认识到从1839年到1945年中国受尽英法俄和日本的摧残,又怎能理解中国如今这股硬气?1839年之前,在中国人自己的眼中,他们就是“中央王国”或“天下”,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如果对此一概不知,就很难理解“蛮族”给中国人带来的冲击和耻辱。他还说:中国太大,中国人太有毅力。他们有效的游击战让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陷于僵局。

1974年,汤因比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中曾谈到中国与世界。他们讨论了未来世界的统一问题,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某些强大的国家试图用武力统一世界的情况,但是现在不行了。汤因比认为,在原子能时代,靠武力征服把地球上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失败。他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扩大起来的。他认为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他指出,几千年来,中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能成功地把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的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需要的。汤因比从中国历史中看到了中国的今天,又从中国的今天预见中国的未来。

如何看待汤因比的“猜想”

汤因比并没有用“预见”这个词来表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设想,但他说,“我猜想欧洲很快就会失去自己的霸权地位”,这个“猜想”实际上就是“预见”。他的一些猜想符合世界发展的历史逻辑。

以“欧洲很快就会失去自己的霸权地位”来说,这是汤因比最深刻的感受。英国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受到重创,很多汤因比的同龄人死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殖民地大多独立。战后的美国强大起来,西欧要靠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霸权地位不复存在。今天的欧洲在政治、外交上只能追随美国。汤因比半个世纪前关于美国正在走向“军国主义”的“猜想”已经成为现实。

汤因比关于人类重新成为一个整体的设想也不是无根据的。尽管世界各国之间仍有分歧、矛盾,甚至还有局部的战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各国家、各个地区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中国领导人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将全世界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把我们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让各国人民痛定思痛,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框架。虽然这个框架并不完美,却是人类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对过去几十年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汤因比认为,尽管这个世界还存在问题和矛盾,但大方向是合为一个整体。这种判断是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

汤因比认为在未来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将发挥更大作用。结合历史与现实来看,他的预见是有道理的。中华文明蕴含的天下情怀、大同理想以及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厚往薄来、六合同风等道德追求及历史实践,在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维持古代东亚地区较长时间的区域和平及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条件。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不正体现出中国已经发挥了这种作用吗?

汤因比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为什么对人类的未来会有这种预见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他的职业生涯给他创造了既研究历史又关注现实的条件。1925年,他就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和伦敦大学教授。一方面为研究所撰写年度国际事务报告,一方面准备自己的学术写作。从1934年到1961年,他完成了《历史研究》的撰写。同时,他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亲历过一些深刻影响历史的事件。1927年到1954年,他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编写《国际事务报告》。身兼历史学家和国际事务观察家的双重身份,使他必须兼顾历史与现实,即使他所研究的历史与现实相距很远,但另一个身份又会把他拉回现实。

其次,汤因比之所以关心人类命运,是缘于一种“爱”。这能让一个人摆脱有限寿命的限制,给他无限的自由。在活着的时间里,无论是长是短,他都会响应爱的号召,同时保持好奇心。他想要看到目前人类历史这场戏的结局将会是怎样。汤因比的“爱”不是抽象的,他的“爱”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全人类都能享受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切。一个历史学家,应该有这种关爱世人的宽广胸怀,才会关注未来。

最后,汤因比一直坚持文化形态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十种文明具有同等价值。他较早地打破了欧洲中心论,把研究视野扩展到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这种历史观助推他积极地认识全球事务的发展变化,畅想人类未来。

历史学家为什么要有预见性

司马迁说,著《史记》是为“述往事,思来者”。“述往事”是对从传说中的黄帝直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所作的考察、叙述与总结。所谓“思来者”,表明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为后世“立言”,为来者“垂鉴”,为未来留下思想遗产。

中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都有一种广阔的胸怀和抱负,他们耗费毕生精力从事历史撰著,不是为了记述帝王将相们过往的奇闻轶事,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要让后人知道历史从何而来,从历史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开创未来。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都有这样的抱负。司马光在总结、阐述历史时,也在时刻关注着未来。他说,编纂《资治通鉴》是为了让当代人能够“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历史学家只有具有时代感,他的研究成果才能满足时代需求,才能鲜活生动。正如汤因比所说,无论一个历史学家专攻的领域是维多利亚时代还是金字塔时代,抑或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他都必须对当代历史略知一二。无论他追溯到过去的任何时候,他都需要联系当前人类的生活,才能让他的研究栩栩如生。所谓“栩栩如生”,就是说“历史”不是已经僵死的历史,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活的历史。古代如此,西方如此,当代中国也是如此。

知古鉴今、述往思来,是中华史学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是当代史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也是不断开辟中国史学新境界的必然要求。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是为了借鉴历史,创造未来。每个史学工作者都应该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个历史学在新时代的使命责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研究动力,书写出符合时代需要、人民需要的研究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历史学家的力量。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不满足于对历史的探索,在晚年仍积极勇敢地探索未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心未来、探索未来的突出范例,对新时代中国史学工作者也有有益的启示。

◁ 上一篇:崔庆贺:评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潮
▷ 下一篇:江映烛:为什么李元昊能成为河西地区的最终赢家